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、胃热。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,也就是舌苔白白的,厚厚的,不易刮除。西医所说的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,慢性胃炎、胃下垂,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“胃脘疼痛”的范畴。如表现为胃痛连绵,喜温喜按,没有食欲,神疲乏力,舌淡白,多属虚寒。
一、胃寒症状
1、胃寒呕吐 因真阳不足,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。见《症因脉治·呕吐论》。其证畏寒喜热,不思饮食,遇冷即呕,四肢清冷,二便清利,口不渴,唇不焦,食久不化,吐出不臭,脉沉迟。
2、胃寒恶阻 恶阻证型之一。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,孕后胞门闭塞,脏气内阻,寒饮逆上。症见呕吐清水,倦怠畏寒,喜热饮,兼见面色苍白,肢冷倦卧。治宜温胃止呕。
胃寒的症状常因天气变冷、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,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,得温症状减轻。
二、胃寒病因
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、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。再加上生活节奏快,精神压力大,更易导致胃寒。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,生姜水。胡椒和生姜是健胃、暖胃的调味品,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,恢复健康脾胃。当然,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,较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。
三、胃寒的调理方法
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疾病治疗中心“中西医结合治疗”的问世,得到及世界各国肠胃医师的高度肯定,被称为胃寒的“真克星”。西药主要是消灭幽门螺杆菌,幽门螺旋杆菌防止溃疡疾病复发。中药:辩证施治,对症下药,独特,健脾益气,修复受损胃粘膜,调理肠胃。
西药治疗:1.制酸药可减低胃、十二指肠的酸度,缓解疼痛,促进溃疡愈合。2.抗胆碱药能抑制迷走神经而减少胃酸分泌,解除平滑肌和血管痉挛,改善局部营养和延缓胃排空时间,从而有利于食物和制酸剂中和胃酸。但其会延缓胃排空,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加,故不宜用于胃溃疡。3.组胺H2受体拮抗剂是目前国内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首选药。4.质子泵抑制剂多和甲硝唑及抗生素组成三联,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。
中医治疗则包括健脾益气、疏肝和胃、清肝泄热、活血化淤、滋养胃阴、收敛制酸等方法。
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医师指出:西药治疗胃寒,远期容易复发,而中药巩固的效果好。胃寒急性发作后,如果进行以健脾益气为主的巩固治疗,从调理脾胃、提高机体抵抗力入手,可以避免胃寒复发,。